不想得乙肝,这个预防方法最可靠!…… – 女娲健康网

不想得乙肝,这个预防方法最可靠!……

  在我国,乙肝是一种常见传染病,很大数量的人的病毒抗原呈阳性。虽然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提到,乙肝病毒的传染性不那么强,感染后也不一定会造成活动性肝炎,但是能够「御敌于千里之外」,还是最好不过的!

  为了控制乙肝的传播,我国从1992年开始,把乙肝疫苗正式纳入儿童计划免疫。新生儿的及时接种,让千万婴儿受到保护、免于感染。

  过去几十年,因为乙肝疫苗,少年儿童中慢性乙肝感染率下降了97%!这是得到世卫组织肯定的成功范例。

  乙肝疫苗的正确运用,对于预防乙肝,有非常好的效果。这一期的「保肝有方」,我们就来谈谈乙肝疫苗。

  哪些人要接种乙肝疫苗?哪些人不建议接种?

  随着全国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的提高,新发的乙肝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乙肝疫苗就是预防的最佳武器。

  除了对疫苗中的成分过敏或是正在妊娠期的妇女不建议使用,绝大多数人使用疫苗都是安全的。若患有未控制的癫痫或其他严重疾病的人群,可在注射疫苗之前,咨询医生,看看是否能够接种。

  建议接种乙肝疫苗的重点人群——

  1.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即注射。

  2.高危人群:感染乙肝病毒的可能性较大的人,比如需要经常输血者、经常透析的病人、器官移植受者、乙肝病毒抗原阳性者的家属、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等。

  接种疫苗前,建议先检查乙肝「两对半」。全阴性自然是需要接种的,任一指标或多个指标阳性,就不建议接种了。

  按时全程接种,才能发挥最优预防效果

  为了充分发挥乙肝疫苗的「战斗力」,按时并全程接种是关键。

  对于新生儿宝宝,出生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一针,之后1个月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二针、第三针。

  周末了,要不要考虑给家人改善改善伙食?吃点海鲜怎么样?

  接下来的几个周五,会向大家推出一系列和海鲜有关的文章。我们会与大家一一分享,甲状腺病人、痛风病人、肠胃不好的人如何吃海鲜,挑选海鲜有什么讲究等内容。

  这开头第一篇啊,我们就先来说说甲状腺有问题的朋友该如何吃海鲜。

 
甲状腺与海鲜

  海鲜味美、营养丰富,但甲状腺有问题的朋友却常常谈之色变、敬而远之,这主要和海鲜中所含的碘有关。

  一般所说的海鲜,包括藻类(海带、紫菜)、鱼类(带鱼、三文鱼)、虾类(基围虾)和贝类(扇贝)。这些海鲜的含碘量有天壤之别。其中藻类含碘量最多,虾贝类其次,鱼类最少。

  这么说大家可能还是不清楚含碘量的高低,不妨拿我们经常会使用的碘盐来比较一下。

  100克海带的含碘量约为36240微克,100克带鱼的含碘量约为5.5微克,1克碘盐的含碘量约为30微克。所以,100克带鱼的含碘量相只有1克碘盐的六分之一,而100克海带的含碘量相当于1克碘盐的1200多倍!

  食物烹饪后,会有一部分碘流失。带鱼的含碘量所剩无几,而海带的含碘量仍不容小觑。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健康成人(不包括孕妇)每天需摄入碘150~300微克,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每天要保证至少250微克的碘摄入量。自己先对照着算一下?

  
甲亢患者千万别吃海鲜?

  不是这样的。海鲜的种类很多,甲亢患者可以有选择地吃。

  甲亢主要是甲状腺功能太旺盛,合成和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所以要限制碘的摄入。

  如果甲亢还没通过药物治疗好,必须「忌」碘饮食。

  成年人也是一样,在0、1、6个月的时间点。

  成功接种疫苗之后,我们的身体便会产生具有保护性的乙肝表面抗体(HBsAb),这个抗体的量会随着时间慢慢下降。但是不要慌,根据现在的研究资料显示,只要在接种后是能产生抗体的,所得到的保护效果通常能持续20年以上。

  一般在接种完成后就可以放宽心了。想要确认是不是有抗体产生的话,可以在接种1~5个月后检查,因为这时候抗体滴度最高。

  对于普通人群来说,没有必要总是检测两对半,在接种后,通常也不需要再加强接种。

  乙肝免疫球蛋白和疫苗一样吗?

  不一样。

  乙肝免疫球蛋白本身就是一种抗体,能帮助清除血液里的乙肝病毒,但对肝脏里的病毒并不能起效。

  什么时候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呢?

  不小心出现乙肝病毒进入血液的情况,比如被带有乙肝患者血液的针头刺伤,或是伤口接触到了带病毒的物体时,及时使用可以预防感染。

  另外,母亲是乙肝携带者的新生儿,在医生认为必要时,也可以考虑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

  几种特殊情况

  1.极少数人在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的同时,还存在肝功异常等提示肝炎的表现,这就要警惕感染了突变病毒株的可能,强烈建议去医院完善检查。

  2.如果全程接种3针疫苗1~5个月后,检查抗体滴度小于10mIU/ml,可以再次全程接种。

  若第二次仍为阴性,可放弃再接种,平时注意避免高危行为。

  3.对于以前接种过的朋友,如果从没检测过抗体滴度,不知道抗体是不是阳性的,只在有明确乙肝感染风险的情况下,需要再接种,如果无乙肝感染风险,不建议再接种。有过抗体阳性记录的,则不再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在我国,乙肝是一种常见传染病,很大数量的人的病毒抗原呈阳性。虽然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提到,乙肝病毒的传染性不那么强,感染后也不一定会造成活动性肝炎,但是能够「御敌于千里之外」,还是最好不过的!

  为了控制乙肝的传播,我国从1992年开始,把乙肝疫苗正式纳入儿童计划免疫。新生儿的及时接种,让千万婴儿受到保护、免于感染。

  过去几十年,因为乙肝疫苗,少年儿童中慢性乙肝感染率下降了97%!这是得到世卫组织肯定的成功范例。

  乙肝疫苗的正确运用,对于预防乙肝,有非常好的效果。这一期的「保肝有方」,我们就来谈谈乙肝疫苗。

  哪些人要接种乙肝疫苗?哪些人不建议接种?

  随着全国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的提高,新发的乙肝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乙肝疫苗就是预防的最佳武器。

  除了对疫苗中的成分过敏或是正在妊娠期的妇女不建议使用,绝大多数人使用疫苗都是安全的。若患有未控制的癫痫或其他严重疾病的人群,可在注射疫苗之前,咨询医生,看看是否能够接种。

  建议接种乙肝疫苗的重点人群——

  1.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即注射。

  2.高危人群:感染乙肝病毒的可能性较大的人,比如需要经常输血者、经常透析的病人、器官移植受者、乙肝病毒抗原阳性者的家属、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等。

  接种疫苗前,建议先检查乙肝「两对半」。全阴性自然是需要接种的,任一指标或多个指标阳性,就不建议接种了。

  按时全程接种,才能发挥最优预防效果

  为了充分发挥乙肝疫苗的「战斗力」,按时并全程接种是关键。

  对于新生儿宝宝,出生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一针,之后1个月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二针、第三针。

  成年人也是一样,在0、1、6个月的时间点。

  成功接种疫苗之后,我们的身体便会产生具有保护性的乙肝表面抗体(HBsAb),这个抗体的量会随着时间慢慢下降。但是不要慌,根据现在的研究资料显示,只要在接种后是能产生抗体的,所得到的保护效果通常能持续20年以上。

  一般在接种完成后就可以放宽心了。想要确认是不是有抗体产生的话,可以在接种1~5个月后检查,因为这时候抗体滴度最高。

  对于普通人群来说,没有必要总是检测两对半,在接种后,通常也不需要再加强接种。

  乙肝免疫球蛋白和疫苗一样吗?

  不一样。

  乙肝免疫球蛋白本身就是一种抗体,能帮助清除血液里的乙肝病毒,但对肝脏里的病毒并不能起效。

  什么时候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呢?

  不小心出现乙肝病毒进入血液的情况,比如被带有乙肝患者血液的针头刺伤,或是伤口接触到了带病毒的物体时,及时使用可以预防感染。

  另外,母亲是乙肝携带者的新生儿,在医生认为必要时,也可以考虑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

  几种特殊情况

  1.极少数人在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的同时,还存在肝功异常等提示肝炎的表现,这就要警惕感染了突变病毒株的可能,强烈建议去医院完善检查。

  2.如果全程接种3针疫苗1~5个月后,检查抗体滴度小于10mIU/ml,可以再次全程接种。

  若第二次仍为阴性,可放弃再接种,平时注意避免高危行为。

  3.对于以前接种过的朋友,如果从没检测过抗体滴度,不知道抗体是不是阳性的,只在有明确乙肝感染风险的情况下,需要再接种,如果无乙肝感染风险,不建议再接种。有过抗体阳性记录的,则不再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
女娲健康网       jiankang.ngnvip.com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