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被男人忽视的疾病——阴汗…… – 女娲健康网

易被男人忽视的疾病——阴汗……

  阴汗是指外生殖器及周围(包括大腿内侧近腹阴处)部位经常汗多,且汗味多臊臭的病证。

  本病多因素体虚弱,肾阳不足,阴寒偏盛,以致内寒生湿;或肝郁化热导致脾经聚湿,湿热互结而流注下焦,以致阴部汗出;也可由湿浊滞留阴部所致。

  阴汗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本病辨证的重点在于审察病因,明辨病位,确认病机,辨证施药。

  (一)肾阳虚证

  1.临床表现:阴部汗出,阴囊湿冷,畏寒肢凉,腰膝酸软,或伴阳痿、滑精、早泄,小便清长。舌质淡胖润有齿痕,脉沉迟。

  2.证候分析:肾主一身阳气,肾阳虚则一身阳气皆虚,肾阳亏虚,阴寒生湿,则阴部汗出,阴囊湿冷;腰为肾之府,肾精亏乏,故见腰膝酸软;肾阳虚损,宗筋失用,则畏寒肢冷,阳屡、滑精、早泄;肾阳虚弱,膀胱虚寒,则小便清长。舌淡胖,脉沉迟,皆阳虚之征。

  (二)肝经湿热证

  1.临床表现:阴囊汗出,潮湿,臊臭,胁肋胀痛、伴口苦,目赤,阴茎萎弱,小便黄赤,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2.证候分析:外感或内生湿热,蕴郁肝经,流注下焦,故见阴汗出,潮湿,臊臭;湿热郁结肝脉,肝失疏泄条达则胁肋胀痛;湿热熏蒸,则口苔;上炎于目则目赤。

  阴汗应该如何治疗和用药?

  阴汗的辨证论治

  肾阳虚型【证见】阴部出汗,阴囊湿冷,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前阴萎弱,阳举不坚,滑精,早泄,小便清长。舌质淡胖润有齿痕,脉沉迟。

  【治法】温补肾阳,益气培元。

  【方药】

  1.主方安肾丸(冷方南《中医男科临床治疗学》)

  处方:肉桂6克(冲服),巴戟天15克,肉苁蓉10克,破故纸10克,白术12克,山药15克,乌头9克,白蒺藜9克,桃仁1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酒又让人难以割舍,许多名人都曾留下与酒有关的佳话,如“李白斗酒诗百篇”,这是酒的兴奋作用;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是酒的麻醉作用。

  那么,饮酒对人体尤其是前列腺炎患者有哪些消极作用呢?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不是人体必不可缺的物质。饮酒后的乙醇很快被胃吸收,其中的90%—98%在体内氧化,只有1%~2%的乙醇不经氧化而排出体外。大量饮酒时,不经氧化而被排出的乙醇可提高到10%。

  老年人体质与功能衰退是必然现象,代谢过程减慢也是必然的,对乙醇的分解能力也降低,而乙醇排出的主要途径是肾脏,故大量饮酒者以及老年人饮酒,无疑加重了肾脏负担,损害肾脏功能,膀胱肌收缩功能降低,可引起排尿困难,这也是饮酒后引发尿闭及加重尿闭的原因之一。有浮肿者,饮酒则会加重浮肿。长期过度饮酒,还容易损害肝脏功能,形成脂肪肝、酒精肝等疾病。

  乙醇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进人人体后可使内脏血液循环加快,扩张血管,尤其以扩张内脏血管最为显著。患急性前列腺炎时应忌酒,以免炎症扩散,引发其他连锁反应。患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肥大者,大量饮酒也是有害的,因为酒能损害人体内的免疫系统,如使人体维生素缺乏,会降低呼吸道的防御功能,损害肝脏及肾脏,引发贫血等,使细菌、病毒及其他微生物乘机入侵,促使感染及旧病复发。

  许多研究表明,饮酒对性功能有危害。乙醇是一种性腺毒素,长期过量饮用烈性酒,除引起神经系统慢性中毒外,还可使性腺中毒,男性主要表现为血液中睾酮水平下降,损害睾丸的间隙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地产生雄激素和精子,并使体内能合成睾酮的三种酶的活性受到严重影响。前列腺炎本身就易造成阳痿、不育,治疗上也比较棘手,如患者平素有饮酒嗜好,很容易加重病情。因此,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不可饮酒过量,如有尿闭者则应忌酒。

  2.中成药

  (1)补肾强身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

  (2)九转黄精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益气聪明汤加减(黄骏验方)

  处方:黄芪20克,党参20克,升麻6克,甘草6克,柴胡6克,葛根15克,赤芍15克,黄柏15克,牡蛎15克,五味子3克。水煎服,药渣煎水薰洗患处,每日1剂。

  (2)补气升阳汤(董子强验方)

  处方:黄芪30克,柴胡12克,炙甘草6克,乌药12克,升麻6克,红参6克(另炖),肉桂6克(冲服),生山药20克,枸杞子15克,当归15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肝经湿热型【证见】阴汗出,阴囊潮湿,伴有臊臭,胁肋胀痛,口苦,目赤,阴茎萎软,小便赤。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疏肝养血。

  【方药】

  1.主方清震汤(冷方南《中医男科临床治疗学》)

  处方:柴胡10克,升麻6克,黄芩12克,姜活9克,防风9克,苍术6克,麻黄根9克,藁本9克,泽泻10克,猪苓15克,当归9克,红花6克,炙甘草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龙胆泻肝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2)当归芦荟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阴汗的针灸治疗

  取穴:气海、关元、中枢、肾俞、命门。手法:气海、关元、中枢用补法;关元可加灸以增温补;肾俞、命门补之或艾灸。适用于肾阳虚型阴冷。

  阴汗是指外生殖器及周围(包括大腿内侧近腹阴处)部位经常汗多,且汗味多臊臭的病证。

  本病多因素体虚弱,肾阳不足,阴寒偏盛,以致内寒生湿;或肝郁化热导致脾经聚湿,湿热互结而流注下焦,以致阴部汗出;也可由湿浊滞留阴部所致。

  阴汗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本病辨证的重点在于审察病因,明辨病位,确认病机,辨证施药。

  (一)肾阳虚证

  1.临床表现:阴部汗出,阴囊湿冷,畏寒肢凉,腰膝酸软,或伴阳痿、滑精、早泄,小便清长。舌质淡胖润有齿痕,脉沉迟。

  2.证候分析:肾主一身阳气,肾阳虚则一身阳气皆虚,肾阳亏虚,阴寒生湿,则阴部汗出,阴囊湿冷;腰为肾之府,肾精亏乏,故见腰膝酸软;肾阳虚损,宗筋失用,则畏寒肢冷,阳屡、滑精、早泄;肾阳虚弱,膀胱虚寒,则小便清长。舌淡胖,脉沉迟,皆阳虚之征。

  (二)肝经湿热证

  1.临床表现:阴囊汗出,潮湿,臊臭,胁肋胀痛、伴口苦,目赤,阴茎萎弱,小便黄赤,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2.证候分析:外感或内生湿热,蕴郁肝经,流注下焦,故见阴汗出,潮湿,臊臭;湿热郁结肝脉,肝失疏泄条达则胁肋胀痛;湿热熏蒸,则口苔;上炎于目则目赤。

  阴汗应该如何治疗和用药?

  阴汗的辨证论治

  肾阳虚型【证见】阴部出汗,阴囊湿冷,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前阴萎弱,阳举不坚,滑精,早泄,小便清长。舌质淡胖润有齿痕,脉沉迟。

  【治法】温补肾阳,益气培元。

  【方药】

  1.主方安肾丸(冷方南《中医男科临床治疗学》)

  处方:肉桂6克(冲服),巴戟天15克,肉苁蓉10克,破故纸10克,白术12克,山药15克,乌头9克,白蒺藜9克,桃仁1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补肾强身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

  (2)九转黄精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益气聪明汤加减(黄骏验方)

  处方:黄芪20克,党参20克,升麻6克,甘草6克,柴胡6克,葛根15克,赤芍15克,黄柏15克,牡蛎15克,五味子3克。水煎服,药渣煎水薰洗患处,每日1剂。

  (2)补气升阳汤(董子强验方)

  处方:黄芪30克,柴胡12克,炙甘草6克,乌药12克,升麻6克,红参6克(另炖),肉桂6克(冲服),生山药20克,枸杞子15克,当归15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肝经湿热型【证见】阴汗出,阴囊潮湿,伴有臊臭,胁肋胀痛,口苦,目赤,阴茎萎软,小便赤。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疏肝养血。

  【方药】

  1.主方清震汤(冷方南《中医男科临床治疗学》)

  处方:柴胡10克,升麻6克,黄芩12克,姜活9克,防风9克,苍术6克,麻黄根9克,藁本9克,泽泻10克,猪苓15克,当归9克,红花6克,炙甘草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龙胆泻肝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2)当归芦荟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阴汗的针灸治疗

  取穴:气海、关元、中枢、肾俞、命门。手法:气海、关元、中枢用补法;关元可加灸以增温补;肾俞、命门补之或艾灸。适用于肾阳虚型阴冷。

……
女娲健康网       jiankang.ngnvip.com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