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利用中药?这里面的门道可讲究着呢!…… – 女娲健康网

如何合理利用中药?这里面的门道可讲究着呢!……

导读:如何合理地使用中药?这个问题,其实很复杂!

对于中药的使用,如果只是掌握某药可以宽胸舒气,某药可以止痛消肿,某药可以活血通经,某药可以利小便、通大便等,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的;

但因疾病有时非常错综复杂,死板的用药是战不倒曲折变化的疾病的。

古人已有这样的经验教训,因此,在对药物的体、色、气、味、形、性、能、力充分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配合以炮制方法,或单用一味或组药成方,在中医学整体论的指导下,灵活地运用起来,这便是中药使用的原则和方式方法。

1

单味药治病

有单用一味中药治病的。

如李东垣治肺热如火燎、烦躁引饮而昼盛,证属气分热者,用一味黄芩汤,以泻肺经气分之火。

李时珍二十岁时,曾患感冒咳嗽,渐至骨蒸发热,胃如火燎,吐痰不绝,寝食不安,人皆以为必死,其父李言闻,按照东垣之法,用片芩一两水煎顿服,次日热退嗽止。

张景岳用人参一味数两,命名独参汤,浓煎顿服,治疗气血衰竭之证,以挽回性命。

朱丹溪治阴火亢极、湿热下注、足胫疼热、痿弱不能久立,或妇人火郁发热诸症,用黄柏一味,盐酒拌,陈米饭上蒸,每蒸一次,拌炒一次,以黑亮如漆为度,研细末,蜜和为丸,每服二钱。

王肯堂治阴盛格阳,身冷脉沉,烦躁而不饮水,用附子一枚,炮去皮脐,以冷灰培之,每用五钱,入腊茶一钱,同研匀分为二服,清水煎煮,药熟后加入蜂蜜半匙,候温冷时服,名霹雳煎,服后烦躁止,得睡汗出即愈。

又验方独圣散用白芨三两为末,临卧时用糯米汤调下二钱,久久服之,可治多年咳嗽肺痿咯血。

2

中药的

导读:临床上遇到“无症可辨”的患者应该怎么办?看看文章,找找思路吧!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疾病的基本特点,而有的病人,临床无明显的症状可辨,常常无法判断病证的性质。

如有的病人,只说本人患有某种疾病,而从主观感觉和客观诊察上,辨不出疾病的虚、实、寒、热;也有的患者,只是通过某项检查证明有某种病证,而主观感觉上未发现异常。

像这类病人,临床要把握疾病的本质,得出正确的辨证结论和进行恰当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困难。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素问·至真要大论》对治疗前的辨证,曾提出这样的要求:“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

对这种没有外在表现的患者,关键在于“无者求之”,即要追寻它的病理迹象。

如何进行追寻呢?

1

首先,要从病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中寻求线索。

过去病史与现在病史往往存在着直接关系,要正确认识现有病情,必须了解病变如何发展而来。

如检验发现患者有蛋白尿,若每于起床活动后尿蛋白逐渐出现,长时间站立、行走,尿蛋白的含量随之增多,平卧休息后,尿蛋白含量减少或消失,则应考虑证属气虚不摄,治疗用补中益气汤合水陆二仙丹,有相当好的效果。

如患者有风水病史,应考虑蛋白尿的出现与肺气不足、脾气不摄、肾气不固有关。

如患者张某,女,13岁,学生,检查有蛋白尿1年多,于1976年9月12日就诊。

患者于1年前患咽痛、感冒发热后,出现面目浮肿,伴有头痛、恶心、纳差、尿少、血尿、蛋白尿及管型,在某部队医院诊为急性肾炎,用青霉素及维生素C治疗3个月,症状消失而出院。以后曾因外感复发2次,均经治疗于3周内恢复,唯蛋白尿至今尚存。现除蛋白尿(+)~(++)外,临床无异常表现。

体、色、气、味、

形、性、能、力

中医在使用药物时,是从体、色、气、味、形、性、能、力这八项进行把握的。

以药体而论,如植物药的根主上升,梢主下降,茎主通利,枝达四肢,花叶主散,仁主补及润利。

以药色而论,青色入肝胆,赤色入心小肠,黄色入脾胃,白色入肺大肠,黑色入肾膀胱。

以药气而论,香气能醒脾阴、和合五藏,腥气入肺,羶气入肝,这是体气,还有厚薄、缓急、躁静、猛酷锐等性气的分别。

以药味而论,酸味入肝,走筋膜,主收敛;苦味入心,走血脉,主通泄;甘味入脾,走肌肉,主和缓;辛味入肺,走皮毛,主疏散;咸味入肾,走骨髓,主软坚;淡味入胃,主下渗。

以药形而论,味属阴,味厚的为纯阴,味薄的为阴中之阳;气属阳,气厚的为纯阳,气薄的阳中之阴;用味的取其静而能守,用气的取其动而能行。

以药性而论,寒性药主沉降,热性药主升浮,温性药主补养,凉性药主清火。

以药能而论,有升、降、浮、沉、定、守、走、破的不同。

以药力而论,有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等作用。

中医临证,便是根据药物的不同性质而辨证用药。

3

方剂中的中药

中医常将多味中药组织成方,方中药物的运用,是以客观病证的变化为转移。

如四君子汤的药味,为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对于人参的使用,呕逆的用姜汁炒,泻利的用土炒,吐血的用青盐或秋石水制。

对白术的使用,有湿痰的生用、姜汁拌,泄泻的蒸熟、土炒焦,燥咳或便难的蜜水拌蒸,脾胃虚弱的陈米饭上蒸数次。

对茯苓的使用,吐痰呕逆的生姜汁拌,胃燥噎膈的人乳拌蒸,小便不通的肉桂酒拌。

对甘草的使用,呕吐的生姜汁制,痞满的砂仁汁制,小便不利的生,补虚的炙用。

4

中药的配伍

临床用药时,还往往互相配合收到效果。

如当归本为补血药品,与人参、黄芪同用则补气而生血,与牵牛、大黄同用,则行气而破血;与桂、附、吴茱萸同用则热,与大黄、芒硝同用则寒。

桂枝具有强心利尿及调节汗腺的作用,与麻黄、柴胡、荆芥、防风、生姜、葱白等同用,可治风寒袭表;

与桑枝、附子、牛膝、威灵仙、茯苓、防己等同用,可治关节疼痛;

与白芥子、厚朴、杏仁、半夏等同用,可治上气咳逆;

与白芍同用,可以解肌和中;

与葛根同用,可以发汗退热。

5

对荆芥的不同认识

古代医学家对药物的使用经验和研究心得,有时可以相互为用。

如荆芥这味药,李时珍认为是风病血病疮家要药;

汪昂的经验,产后去血过多,腹内空虚,则自生风,常有崩晕之患,荆芥能散血中之风,用三钱微焙为末,豆淋酒或童便服大效;

沈金鳌说,风在皮里膜外的,荆芥主之。

导读:如何合理地使用中药?这个问题,其实很复杂!

对于中药的使用,如果只是掌握某药可以宽胸舒气,某药可以止痛消肿,某药可以活血通经,某药可以利小便、通大便等,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的;

但因疾病有时非常错综复杂,死板的用药是战不倒曲折变化的疾病的。

古人已有这样的经验教训,因此,在对药物的体、色、气、味、形、性、能、力充分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配合以炮制方法,或单用一味或组药成方,在中医学整体论的指导下,灵活地运用起来,这便是中药使用的原则和方式方法。

1

单味药治病

有单用一味中药治病的。

如李东垣治肺热如火燎、烦躁引饮而昼盛,证属气分热者,用一味黄芩汤,以泻肺经气分之火。

李时珍二十岁时,曾患感冒咳嗽,渐至骨蒸发热,胃如火燎,吐痰不绝,寝食不安,人皆以为必死,其父李言闻,按照东垣之法,用片芩一两水煎顿服,次日热退嗽止。

张景岳用人参一味数两,命名独参汤,浓煎顿服,治疗气血衰竭之证,以挽回性命。

朱丹溪治阴火亢极、湿热下注、足胫疼热、痿弱不能久立,或妇人火郁发热诸症,用黄柏一味,盐酒拌,陈米饭上蒸,每蒸一次,拌炒一次,以黑亮如漆为度,研细末,蜜和为丸,每服二钱。

王肯堂治阴盛格阳,身冷脉沉,烦躁而不饮水,用附子一枚,炮去皮脐,以冷灰培之,每用五钱,入腊茶一钱,同研匀分为二服,清水煎煮,药熟后加入蜂蜜半匙,候温冷时服,名霹雳煎,服后烦躁止,得睡汗出即愈。

又验方独圣散用白芨三两为末,临卧时用糯米汤调下二钱,久久服之,可治多年咳嗽肺痿咯血。

2

中药的

体、色、气、味、

形、性、能、力

中医在使用药物时,是从体、色、气、味、形、性、能、力这八项进行把握的。

以药体而论,如植物药的根主上升,梢主下降,茎主通利,枝达四肢,花叶主散,仁主补及润利。

以药色而论,青色入肝胆,赤色入心小肠,黄色入脾胃,白色入肺大肠,黑色入肾膀胱。

以药气而论,香气能醒脾阴、和合五藏,腥气入肺,羶气入肝,这是体气,还有厚薄、缓急、躁静、猛酷锐等性气的分别。

以药味而论,酸味入肝,走筋膜,主收敛;苦味入心,走血脉,主通泄;甘味入脾,走肌肉,主和缓;辛味入肺,走皮毛,主疏散;咸味入肾,走骨髓,主软坚;淡味入胃,主下渗。

以药形而论,味属阴,味厚的为纯阴,味薄的为阴中之阳;气属阳,气厚的为纯阳,气薄的阳中之阴;用味的取其静而能守,用气的取其动而能行。

以药性而论,寒性药主沉降,热性药主升浮,温性药主补养,凉性药主清火。

以药能而论,有升、降、浮、沉、定、守、走、破的不同。

以药力而论,有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等作用。

中医临证,便是根据药物的不同性质而辨证用药。

3

方剂中的中药

中医常将多味中药组织成方,方中药物的运用,是以客观病证的变化为转移。

如四君子汤的药味,为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对于人参的使用,呕逆的用姜汁炒,泻利的用土炒,吐血的用青盐或秋石水制。

对白术的使用,有湿痰的生用、姜汁拌,泄泻的蒸熟、土炒焦,燥咳或便难的蜜水拌蒸,脾胃虚弱的陈米饭上蒸数次。

对茯苓的使用,吐痰呕逆的生姜汁拌,胃燥噎膈的人乳拌蒸,小便不通的肉桂酒拌。

对甘草的使用,呕吐的生姜汁制,痞满的砂仁汁制,小便不利的生,补虚的炙用。

4

中药的配伍

临床用药时,还往往互相配合收到效果。

如当归本为补血药品,与人参、黄芪同用则补气而生血,与牵牛、大黄同用,则行气而破血;与桂、附、吴茱萸同用则热,与大黄、芒硝同用则寒。

桂枝具有强心利尿及调节汗腺的作用,与麻黄、柴胡、荆芥、防风、生姜、葱白等同用,可治风寒袭表;

与桑枝、附子、牛膝、威灵仙、茯苓、防己等同用,可治关节疼痛;

与白芥子、厚朴、杏仁、半夏等同用,可治上气咳逆;

与白芍同用,可以解肌和中;

与葛根同用,可以发汗退热。

5

对荆芥的不同认识

古代医学家对药物的使用经验和研究心得,有时可以相互为用。

如荆芥这味药,李时珍认为是风病血病疮家要药;

汪昂的经验,产后去血过多,腹内空虚,则自生风,常有崩晕之患,荆芥能散血中之风,用三钱微焙为末,豆淋酒或童便服大效;

沈金鳌说,风在皮里膜外的,荆芥主之。

……
女娲健康网       jiankang.ngnvip.com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