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与女人身体变化规律 水深与水温变化规律
女性经期来前7天,身体,情绪有什么变化
由于月经前体内性激素突然减少,会影响全身系统,出现一定的反应。
这些反应一般在月经前7-14天出现,来潮前2-3天加重,行经后症状逐渐减轻和消失。
医学上把这些变化比较明显的叫经前期紧张症。
1.以精神症状为主:常见神经敏感,烦躁易怒,全身疲乏无力,有时会引起头痛、失眠、思想不集中等。
2.以躯体症状为主:常见手脚颜面浮肿,腹部胀气感,有些人腹胀,大多数女孩会有便秘现象,小腹坠痛和乳房胀痛等。
经前期紧张症多见未婚青年,有以上一种或几种表现,不影响学习和工作,少数人症状严重,需要治疗。
例如止痛药,止呕药,镇静药均可对症治疗。
在脑垂体激素的调控下,卵巢中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量下降,子宫内膜供血小动脉发生痉挛收缩,然后破裂,子宫内膜缺血、坏死和脱落,于是就表现为月经来潮,这个过程大约会持续2-8天这个过程实际是生物体自身一种很精妙的调整,它使没有受孕的子宫内膜及时更新,不致因过度增殖而发生类似癌症那样的异常变化。
月经来潮时,由于卵巢激素水平下降,尿量较平日稍增,因此女性觉得自己的身材特别苗条,体态优美。
同时,女性的皮肤也在一天天变得细嫩起来。
这几天,你会极易疲倦,容易伤风感冒。
根据近期一些调查显示,28%的女性在月经期内生病的可能性较平日更高,约有超过70%的女性感受到经痛之苦,伴随的症状还有胃痉挛和腹泻。
经历这个时期时,你身体的抗凝血系统处于被激活的状态,要注意保暖和休息,同进避开可能的出血情况,比如外科手术、献血你当然也要错开妇科检查。
月经周期数字档案: 一个女人平均一生会有400次月经 月经周期平均长达29.5天,但是21到35天都是正常的 一次正常月经的时间为2~8天不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的经期会变短,大多数35岁左右的女性的周期是28天。
子宫内膜随女性的生理周期有哪些变化规律?
女性自14岁左右开始来潮,50岁左右绝经,育龄妇女生殖呈现出特征性的周期变化,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周期性的阴道出血——月经。
成年妇女月经周期平均为28天。
每次持续3-5天。
子宫内膜在月经周期中有着3期的变化。
(1)增殖期相当于月经周期第4-14天。
此期的早期内膜出血刚停止,几天后,腺管上皮增生,接着内膜迅速增生,腺体增大,之后卵巢开始排卵。
(2)分泌期相当于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
此时内膜在增殖期基础上进一步增厚、弯曲,腺细胞也增大,内膜呈高度的分泌活动。
月经期相当于月经周期的第1-4天,在内膜下有许多小血肿形成,使内膜上23和下13完全脱离,剥离的内膜分散脱落与血流相混而流出。
之后残存的内膜组织又开始修复或增生,下一个新的周期又将开始了。
女人来月经时身体是什么感觉
每月一次的月经,是女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标志之一,她就像一位忠实的好朋友,形影不离地陪伴着女性美丽的人生。
从医学角度来说,月经更像女人身体健康状况的指示灯,它的一切细微变化,都可能与内分泌失调、炎症、肿瘤等有关,都是在提醒女性朋友… 希望采纳
女人月经一月一次是规律吗?
当然是啦!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
又称为月事、月水、月信、例假等。
严格说来,伴随着这种出血,卵巢内应有卵泡成熟、排卵和黄体形成,子宫内膜有从增生到分泌的变化。
但是在临床上常有不经过排卵而有子宫出血的现象,叫做无排卵性月经。
月经第一次来潮称为初潮,初潮年龄大多数在13~15岁之间,但可能早在11~12岁,晚至17~1 8岁。
我国各地区初潮年龄相差不大,但体弱或营养不良者初潮可较迟,体质强壮及营养良好者,初潮可提早。
月经到49岁左右则自行闭止,历时约35年左右。
月经应该有正常的周期、经期、经量、经色和经质。
出血(即经血来潮)的第一天称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第一天的间隔时间称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为28~30天,和农历一个月的时间差不多。
周期长短因人而异,偶而提前或延后不超过7天仍可视为正常,即月经周期不应少于21天,也不能超过35天。
妊娠及哺乳期月经会停止。
经期是指经血来潮的持续时间。
正常月经持续2~7天,一般为4~5天。
经量是指经期排出的血量。
月经量的多少很难统计,临床上常用每日换多少次月经垫粗略估计量的多少。
有人测定正常人月经血量约为10~58ml,个别妇女月经量可超过100ml。
有人认为每月失血量多于80ml即为病理状态。
一般月经第2~3天的出血量最多。
由于个人的体质、年龄、气候、地区和生活条件的不同,经量有时略有增减,均属正常生理范畴。
经色是指月经血的颜色。
月经血一般呈暗红色,开始色较浅,以后逐渐加深,最后又转为淡红色而干净。
除血液外,尚含有子宫内膜碎片、子宫颈粘液及阴道上皮细胞。
月经血的主要特点是不凝固,但在正常情况下偶尔也有一些小凝块。
此外,有少数妇女,身体无特殊不适,而定期两个月或三个月,甚至一年,月经来潮一次者,古人分别将定期两个月月经来潮一次者称为“并月”;三个月月经来潮一次者称为“居经”;一年一行者称为“避年”。
也有极个别的妇女,终生没有月经来潮,但又不影响正常生育者,古人称之为“暗经”。
还有的妇女在怀孕早期,仍按期有少量月经来潮,但对胎儿无不良影响,古人称之为“激经”,这都属于个别现象。
从青春期到更年期,子宫内膜受卵巢激素的影响,有周期性的改变并产生月经。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是由卵巢激素周期性的作用所引起,可分为以下4期: (1)增生期:约在月经周期第5~14天,相当于卵泡发育成熟阶段。
月经期子宫内膜剥脱后,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基底层细胞增生、变厚、腺体增多而弯曲;间质逐渐增生变为致密;内膜血管增生呈螺旋状。
(2)分泌期:约为月经周期第15~23天,相当于排卵后黄体成熟阶段。
黄体产生的大量雌激素和孕激素,使子宫增生期内膜继续增厚,腺体进一步扩大、弯曲,并出现分泌现象。
间质疏松水肿、血管也急速增长,更加弯曲、内膜松软,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宜于受精卵的种植和发育。
(3)月经前期:约在月经周期的第24~28天,相当于黄体退化阶段。
黄体退化时,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很快下降,间质水肿消失而变为致密,血管受挤压而弯曲,使血流瘀滞。
在来月经前4~24小时,内膜血管呈痉挛性收缩,使内膜缺血坏死,血管收缩后又舒张,以致破裂出血,在内膜层形成分散的小血肿,使内膜剥脱而出血,即为月经来潮。
(4)月经期:约为月经周期的第1~4天,此时内膜功能层形成分散的小血肿,使内膜成片状或小块状剥脱,随血液一起排出。
在临床上,一般将月经来潮作为下一周期的开始。
参考资料: 月经是怎样形成的?如何计算月经周期? 月经是由于卵巢激素周期性变化引起子宫内膜周期性的脱落而导致的阴道出血。
青春期后卵巢在下丘脑一垂体所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刺激下逐渐发育。
在垂体促卵泡激素的作用下卵泡逐渐生长,发育成熟,并分泌大量的雌激素,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增生变厚,呈增殖期变化。
在黄体生成激素的作用下,成熟的卵泡破裂排出卵子,排卵后卵泡形成黄体,黄体细胞分泌孕激素,在雌、孕激素的共同作用下,子宫内膜进一步增殖,并由于其腺体上皮细胞分泌而呈现分泌期变化。
若卵子未受精,黄体即开始萎缩,一般黄体的寿命平均为14天。
黄体萎缩后,卵巢雌、孕激素水平迅速下降,使子宫内膜失去支持而萎缩,且由于缺血坏死而脱落,于是出现阴道出血,即通常所说的月经来潮。
月经第1次来潮称为月经初潮。
初潮的年龄大多在13~15岁之间,其迟早受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如气候、个人体质、营养状况等。
出血的第1天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 经第1天的间隔时间称为月经周期,因此月经周期的计算应包括月经来潮的时间。
有些妇女只计算月经干净的时间,这样就可能认为月经周期缩短了,临床上有的妇女常自诉月经不正常,一个月月经来潮两次。
其实仔细算来,月初及月末各来潮1次也是正常的。
正常月经周期为28~35天,周期长短可因人而异,提前或错后7~10天可视为正常范围,只要 能保持一定的规律性就不能认为是月经不调。
末次月经是指距就诊日最近的一次月经,应从出血第1天计算。
但需注意,末次月经系指此次月经与通常一样的行经持续时…
月经不规律对女性身体有何影响?
是月经不调,与内分泌失调或妇科有炎症。
中医之肝肾虚弱,气血虚弱,气滞血瘀,血热湿热等等有关。
建议到正规医院检查确诊后真对病因进行治疗。
最好是找有经验的中医辨证用中药治疗。
中医中药对月经不调有其独特的疗效。
也可以服乌鸡白凤丸,八珍益母颗粒等治疗。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kk:感谢建议!
月经不规律皮肤身体会出现什么变化?
正常育龄女性每个月来1次月经,从本次月经来潮开始到下次月经来潮第1天,称为1个月经周期。
如从避孕方面考虑,可以将女性的每个月经周期分为月经期、排卵期和安全期。
安全期避孕就是在排卵期内停止性生活的一种避孕方法。
这是一种传统的避孕方法,在避孕药和宫内节育器问世之前是国内外常用的避孕方法之一。
女性的排卵日期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
卵子自卵巢排出后在输卵管的内能生存1-2天,以等待受精;男子的精子在女子的生殖道内可维持2-3天受精能,故在卵子排出的前后几天里性交容易受孕。
为了保险起见,我们将排卵日的前5天和后4天,连同排卵日在内共10天称为排卵期。
因为在排卵期内性交容易受孕,所以排卵期又称为易受孕期或危险期。
安全期又分为排卵前安全期和排卵后安全期。
从月经干净那天到排卵期开始的前一天的那段日期为排卵前安全期。
从排卵期结束后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经来潮的前一天为排卵后安全期。
排卵后安全期比排卵前安全期更安全。
这是因为有些女性有时受环境变化和情绪波动等影响使排卵提前,这样排卵前安全期就会缩短,而自已并不知道,这样排卵前安全期就不大安全了。
卵巢在一个月经周期中先后排两次卵的机会是极少的,即排卵后到下次月经来潮前这段时间一般不会再发生第二次排卵,所以,排卵后安全期就比较安全。
采用安全期避孕的关键是测定女性的排卵日期。
卵巢排卵时,一般没有特殊感觉,即使有些女性可能有下腹痛、腰酸、乳房发胀及情绪改变等症状,但这些现象不是排卵时的特有症状,故不能作为排卵的依据。
月经和排卵呈周期性变化,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掌握了两者的变化规律,就可以通过间接的方法来测定排卵日期。
测定排卵日期的方法很多,而女性能够自已掌握的方法有:根据月经周期推算、测量基础体温以及观察宫颈粘液分泌等。
按月经周期来推算排卵期 按月经周期推算排卵期的方法又称为日历法。
月经和排卵都受脑下垂体和卵巢的内分泌激素的影响而呈现周期性变化,两者的周期长短是一致的,都是每个月1个周期,而排卵发生在两次月经中间。
女性的月经周期有长有短,但排卵日与下次月经开始之间的间隔时间比较固定,一般在14天左右。
根据排卵和月经之间的这种关系,就可以按月经周期来推算排卵期。
推算方法是从下次月经来潮的第1天算起,倒数14天或减去14天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后4天加在一起称为排卵期。
这就是安全期避孕法的理论根据。
例如,某女的月经周期为28天,本次月经来潮的第1天在12月2日,那么下次月经来潮是在12月30日(12月2日加28天),再从12月30日减去14天,则12月16日就是排卵日。
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后4天,也就是12月11-20日为排卵期。
除了月经期和排卵期,其余的时间均为安全期。
在安全期性交可不必采用任何避孕药物和避孕工具。
用这种方法推算排卵期,首先要知道月经周期的长短,才能推算出下次月经来潮的开始日期和排卵期,所以只能适用于月经周期一向正常的女性。
对于月经周期不规则的女性因无法推算出下次月经来潮的日期。
故也无法推算到排卵日和排卵期。
采用日历法避孕容易失败。
因为有些女性有时因健康情况、环境改变及情绪波动等可以使排卵推迟或提前,这样按月经周期推算出来的排卵期就不够正确。
据国外统计,采用日历法避孕的失败率达14.4%-47%。
因此,这种方法仅适用于月经周期正常、长期生活在一起、并能正确掌握推算安全期的人使用。
对于月经周期不规律者、探亲期夫妇以及生活环境改变的女性等使用这种方法是不可靠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地址:女娲健康 文章标题: 月经与女人身体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