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 —— 方剂中用药比例的重要性……
导读:各个药物因为剂量不同,相互间会形成不同的配伍,从而产生不同的功效,这是中医人都需要明确的规则。
组方中药量大小的变化可改变其功效,这是人所共知的,因此临证遣药组方时对药量应严格要求,不得违其规律而施。
常见的规律归纳如下:
药量大者为君,把持主体功效
1
在一首方剂中药物用量大者为君早有古训,君药是针对主要病因及主症而设,突出其药量以确保主治方向。
如麻黄汤中麻桂药量之比为3:2,是保证峻汗的最佳比例,不可轻易变动。
麻杏石甘汤中石八麻四,越婢汤中石八麻六,都有深奥含义。
同为温法,方中君药不同,则功效有异。
温散之剂重在散,如四逆汤中用附子量大为君,借干姜之辛热,有回阳破阴救逆之效,故有“附子无姜不热”之说;
吴茱萸汤主厥阴寒邪逆上,吴茱萸暖肝胃,逐寒降逆,借生姜温降之助,而收散寒平逆之功;
真武汤主寒水逆上,重用附子散寒温阳以制水为君。
而温补之剂重在补,如理中汤主中焦虚寒,寒因虚而生,故以人参补气健脾为君,干姜散寒扶阳为臣,共成温补中阳之效。
温散法、温补法中使用温热药量有别,君臣地位各异,不得混淆。
用药剂量大小,依据理法制定
2
药量大者为君是以药性、功能、针对的病因而言,属于正治法则。但有时方中药量大者是因医理或治法的需要而设。
如当归补血汤主血亏气弱、血虚发热之证,方中黄芪与当归的药量比例为5:1,重用黄芪为君,虽名为当归补血汤,实际借助黄芪补气培元达到生血的目的。
气血源于水谷,药力只能提高人体化水谷、生气血的能力,因而增强饮食的营养则是必备的条件,否则生血无望,此符合“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的道理。
导读:最近的北京雨水很多,一点儿都不干燥,可是夏天已经到了,秋天还会远吗?提前看看治疗“干燥”的方子,有备无患哦~
1
释燥玉肤汤方
释燥玉肤汤方:桑椹60g,石斛30g,生地黄30g,制何首乌30g,麦冬20g,玄参15g,葛根30g,黄芪10g,白芷5g
上9味,以水3杯,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日分2次温服。
功效:养阴活血,润肤释燥
主治:干燥症
方义:《素问·至真要大论》论述病机十九条,为审察病机之关键,惟独遗漏了“燥气”一条,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在其《素问玄机原病式》一书中,补充了“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一条。(见第三部分)
无论历代学者,众说纷纭,各持己见,但这种病的确存在,确属事实,余在执医的50年中,发现10余例,采用活血、养阴、散风、润燥之药,治之尤为爽手,故拟释燥玉肤汤一方。
方中以桑椹之甘酸气凉,养血散风主药,辅以石斛、生地黄、何首乌、麦冬、玄参大队养血益阴之品以养气阴,益血脉。
葛根性升属阳,主轻浮,能鼓舞胃中清阳之气上行以散其风,润其燥。
白芷辛香醒脾“行手足阳明之经”,以疗“头面皮肤风痹燥痒”。
黄芪用之,以固护卫气,充实皮毛,诸药和合,共奏活血养阴,润燥之效。
2
病案举例
例一
张某某,男,55岁,德州市人,1991年4月22日初诊。
前额、眼睑、鼻四旁,每逢春季则干涩赤痒,病来3年,服各种维生素均无效果,不敢用香皂洗脸,洗则涩痛难忍,甚则采用各种面脂涂之,亦觉涩痛,入夏后,其病逐渐消退。3年以来,年年如此。
目前:发病如前,脉来弦涩,舌淡苔薄黄,拟释燥玉肤汤加味调之。
又如肾气丸重用地黄先滋精血,少佐桂附而从“少火生气”之理,因而产生“阴中求阳”的配伍规律。
亦有因于医理的需求,药量大者并非为君药。
如炙甘草汤中生地黄一斤,虽为君药甘草药量的四倍,但仅是臣辅之用,是根据心之生理特点而定,在现代的临床报道中得到广泛的证实。
再如导赤散主心火上炎,清火导赤不用苦寒泻热,而重用生地黄壮水制火为君,亦属因心之生理、病理而制定。
又如痛泻要方主肝乘脾之痛泻,因属脾虚肝实,故方中重用白术,从“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上工治未病的法则。
药量灵活变动,随证加减运用
3
一首方所制定的药物与药量是为常规,运用时随证加减,则会出现新的规律。
以桂枝汤为例,方中桂枝芍药量之比为1:1(各三两),散与收相互制约,是调和营卫(阴阳)最佳配伍量,常规不可轻易更动。
若表证较重时,可加葛根助其解肌之力;
若单一加强桂枝量,则将改变调和营卫的功效,反失解表之力,因为桂枝加桂汤为主治误汗心阳暴损之奔豚证,变发表解肌为降逆救阳之剂。
若倍芍药则从缓急,更有小建中汤之衍生;
去芍药则治湿温,若再加白术,因有苓桂术甘汤的演变。
又如柴胡,在小柴胡汤中起清疏少阳郁热而解表的作用,用量宜大(原方用八两),现代常用量为12~30克;在柴胡疏肝散中疏肝行气,用量一般在10g左右;但在补中益气汤中升提阳气,其量宜小,多在6g以下。
导读:各个药物因为剂量不同,相互间会形成不同的配伍,从而产生不同的功效,这是中医人都需要明确的规则。
组方中药量大小的变化可改变其功效,这是人所共知的,因此临证遣药组方时对药量应严格要求,不得违其规律而施。
常见的规律归纳如下:
药量大者为君,把持主体功效
1
在一首方剂中药物用量大者为君早有古训,君药是针对主要病因及主症而设,突出其药量以确保主治方向。
如麻黄汤中麻桂药量之比为3:2,是保证峻汗的最佳比例,不可轻易变动。
麻杏石甘汤中石八麻四,越婢汤中石八麻六,都有深奥含义。
同为温法,方中君药不同,则功效有异。
温散之剂重在散,如四逆汤中用附子量大为君,借干姜之辛热,有回阳破阴救逆之效,故有“附子无姜不热”之说;
吴茱萸汤主厥阴寒邪逆上,吴茱萸暖肝胃,逐寒降逆,借生姜温降之助,而收散寒平逆之功;
真武汤主寒水逆上,重用附子散寒温阳以制水为君。
而温补之剂重在补,如理中汤主中焦虚寒,寒因虚而生,故以人参补气健脾为君,干姜散寒扶阳为臣,共成温补中阳之效。
温散法、温补法中使用温热药量有别,君臣地位各异,不得混淆。
用药剂量大小,依据理法制定
2
药量大者为君是以药性、功能、针对的病因而言,属于正治法则。但有时方中药量大者是因医理或治法的需要而设。
如当归补血汤主血亏气弱、血虚发热之证,方中黄芪与当归的药量比例为5:1,重用黄芪为君,虽名为当归补血汤,实际借助黄芪补气培元达到生血的目的。
气血源于水谷,药力只能提高人体化水谷、生气血的能力,因而增强饮食的营养则是必备的条件,否则生血无望,此符合“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的道理。
又如肾气丸重用地黄先滋精血,少佐桂附而从“少火生气”之理,因而产生“阴中求阳”的配伍规律。
亦有因于医理的需求,药量大者并非为君药。
如炙甘草汤中生地黄一斤,虽为君药甘草药量的四倍,但仅是臣辅之用,是根据心之生理特点而定,在现代的临床报道中得到广泛的证实。
再如导赤散主心火上炎,清火导赤不用苦寒泻热,而重用生地黄壮水制火为君,亦属因心之生理、病理而制定。
又如痛泻要方主肝乘脾之痛泻,因属脾虚肝实,故方中重用白术,从“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上工治未病的法则。
药量灵活变动,随证加减运用
3
一首方所制定的药物与药量是为常规,运用时随证加减,则会出现新的规律。
以桂枝汤为例,方中桂枝芍药量之比为1:1(各三两),散与收相互制约,是调和营卫(阴阳)最佳配伍量,常规不可轻易更动。
若表证较重时,可加葛根助其解肌之力;
若单一加强桂枝量,则将改变调和营卫的功效,反失解表之力,因为桂枝加桂汤为主治误汗心阳暴损之奔豚证,变发表解肌为降逆救阳之剂。
若倍芍药则从缓急,更有小建中汤之衍生;
去芍药则治湿温,若再加白术,因有苓桂术甘汤的演变。
又如柴胡,在小柴胡汤中起清疏少阳郁热而解表的作用,用量宜大(原方用八两),现代常用量为12~30克;在柴胡疏肝散中疏肝行气,用量一般在10g左右;但在补中益气汤中升提阳气,其量宜小,多在6g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