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纪胃不好?老胃病可不是一个病,是很多个病!……
上了年纪,很多朋友觉得胃不舒服,把养胃当做一件大事。同时受传统说法「三分治七分养」的影响,很多人认为胃病治不好,只能养。实在不行时,总是想抓点药马上解决问题。
其实,这样草率处理胃部不适,存在很大的隐患,没效果还算小事,因此耽误治疗可就后悔莫及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胃病」没大家想的那么简单。下面健康头条(微信号:baojiandaifu)就给大家分析分析。
老胃病不是一个病,是很多个病!
在大家眼里,胃病就是胃痛、胃胀、恶心、反酸等不适,其实这些都只是胃病的「标」。如果随便喝点粥「养养」,一没症状就认为胃病好了,那可真就是「治标不治本」了。
而在医生眼里胃部不适有多种可能,从常见的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到胃息肉以及少见的胃癌。
这些胃部疾病都被称为「胃病」,都可以出现胃痛、胃胀等不适,并且几乎不可能通过症状判断具体的疾病,比如:
有部分胃炎的人,炎症虽然不厉害,但也可能会有明显的胃痛。
而有些朋友,其实有胃溃疡甚至胃癌,但是胃「坚强」,从始至终都没有或只有轻微的胃痛、胃胀。最后等到出现消瘦或大便变黑(胃发生少量出血)才到医院检查发现问题。
慢性胃炎还经得起喝点粥养养,拖拖;如果是胃溃疡、胃癌可就经不起拖延折腾了。
不同的胃病,不同的病因
上面已经解释了,从病情稍轻的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到病情较重的胃息肉、胃癌,这些胃部疾病都是「胃病」,都可能出现胃痛、胃胀、恶心、反酸等不适。
而这些「胃病」常常也是不同原因引起的:
胃活动异常
碘盐是每日生活的必需品,不单用来调味,更重要的是可以补充人体必需的钠、碘等元素。
但有些不法商贩为了牟取暴利,却用工业盐冒充食用碘盐进行非法生产、贩售。买到假碘盐,不仅不补碘,还会伤身体。
所以,我们有必要学习一点关于碘盐的小知识和识别假盐的小常识,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食盐加碘可以预防碘缺乏病
我国从1995年开始实行全民食盐加碘政策,主要是为了预防「碘缺乏病」。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我们的甲状腺可以利用食物中的碘合成甲状腺激素,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脑发育),调节新陈代谢。人体缺碘时就会导致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表现为痴呆、矮小、聋哑、瘫痪)和亚克汀病(表现为智力低下)、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等,严重影响人口素质。加碘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的碘缺乏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可见食盐加碘很有必要。
什么样的人群适合吃加碘盐?
不过,有一些特殊的疾病不适合食用加碘盐。
甲亢主要是甲状腺激素合成或分泌过多所致。甲亢患者应该尽量减少食物中的碘摄入量,以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所以,甲亢患者应该忌碘饮食,食用无碘盐。
碘过量会加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病情。所以有这类疾病的患者应该低碘饮食,食用低碘盐,或减少膳食中其他高碘食物(如海带、紫菜)的摄入。
目前,没有明确的科学证据表明食盐加碘或者碘摄入过量与甲状腺肿瘤的发生有关。所以普通健康人群,可以放心食用加碘盐。
怎样辨别真假碘盐?
1.看包装
胃部出现活动异常时,食物甚至可以反流至食管,不能顺利离开胃进入肠道,导致胃酸持续分泌,加速了对胃的破坏,出现炎症、溃疡。同时,胆汁也可以从小肠向胃里反流,刺激引起胃的炎症。
幽门螺杆菌感染
坚强的胃,其实有个冤家——幽门螺杆菌。它算是破坏界的奇葩,能够在充满胃酸的胃里存活、入侵,慢慢破坏。大部分胃溃疡的病人,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长时间刺激
人缺乏运动或焦虑抑郁时,胃的运动就会减慢。食物长时间刺激使胃酸一直产生,胃黏膜的修复就会出现异常,容易形成胃息肉、胃壁增厚造成狭窄、梗阻甚至胃癌等不良后果。
盲目养胃、用药,效果不好还遭罪
大家也看到了,不同的「胃病」病因不同。在不知道具体原因的情况下盲目自治,不但效果不好,还可能耽误病情:
小病变大病
比如有的胃溃疡病人,如果不进行及时的规范治疗,会导致穿孔、出血甚至癌变等。
本来不用手术的,不得不做手术
部分胃窦和幽门管的溃疡,如果处理不正确,可引起幽门(胃和肠的连接处)的狭窄、梗阻。很多本来可以吃吃药就能好的病,却拖到了需要手术的地步,实在不值。
发现晚,效果差
早期的胃癌,有些是可以不开刀的,只需在胃镜下做微创治疗,效果非常好,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但是,如果只养胃或用药物应付一下,胃癌发展到中晚期,手术又大,生存机会还大大下降。
老胃病,区别诊治好得快
明白了病因,知道了老胃病不是一种病,健康头条再给大家讲讲怎么对付这些老胃病:
好的生活习惯
比如规律饮食、戒烟酒、适当运动等,对胃肠道的健康十分有益。
有菌杀菌
如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常需使用抗菌药物清除。规范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之后,胃溃疡症状可得到缓解,复发率也可明显降低。
该切的切
该做手术的早做。胃息肉之类的引起了症状,也需要胃镜下做个小手术摘除,「养」是没有用的。万一及时发现癌变就更不用说了。
用药、调理不随意
有胃动力不足、不好的心理因素时,靠规律用药和心理治疗能更快消除症状。
让我们不再盲目养胃,一起保胃健康!
上了年纪,很多朋友觉得胃不舒服,把养胃当做一件大事。同时受传统说法「三分治七分养」的影响,很多人认为胃病治不好,只能养。实在不行时,总是想抓点药马上解决问题。
其实,这样草率处理胃部不适,存在很大的隐患,没效果还算小事,因此耽误治疗可就后悔莫及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胃病」没大家想的那么简单。下面健康头条(微信号:baojiandaifu)就给大家分析分析。
老胃病不是一个病,是很多个病!
在大家眼里,胃病就是胃痛、胃胀、恶心、反酸等不适,其实这些都只是胃病的「标」。如果随便喝点粥「养养」,一没症状就认为胃病好了,那可真就是「治标不治本」了。
而在医生眼里胃部不适有多种可能,从常见的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到胃息肉以及少见的胃癌。
这些胃部疾病都被称为「胃病」,都可以出现胃痛、胃胀等不适,并且几乎不可能通过症状判断具体的疾病,比如:
有部分胃炎的人,炎症虽然不厉害,但也可能会有明显的胃痛。
而有些朋友,其实有胃溃疡甚至胃癌,但是胃「坚强」,从始至终都没有或只有轻微的胃痛、胃胀。最后等到出现消瘦或大便变黑(胃发生少量出血)才到医院检查发现问题。
慢性胃炎还经得起喝点粥养养,拖拖;如果是胃溃疡、胃癌可就经不起拖延折腾了。
不同的胃病,不同的病因
上面已经解释了,从病情稍轻的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到病情较重的胃息肉、胃癌,这些胃部疾病都是「胃病」,都可能出现胃痛、胃胀、恶心、反酸等不适。
而这些「胃病」常常也是不同原因引起的:
胃活动异常
胃部出现活动异常时,食物甚至可以反流至食管,不能顺利离开胃进入肠道,导致胃酸持续分泌,加速了对胃的破坏,出现炎症、溃疡。同时,胆汁也可以从小肠向胃里反流,刺激引起胃的炎症。
幽门螺杆菌感染
坚强的胃,其实有个冤家——幽门螺杆菌。它算是破坏界的奇葩,能够在充满胃酸的胃里存活、入侵,慢慢破坏。大部分胃溃疡的病人,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长时间刺激
人缺乏运动或焦虑抑郁时,胃的运动就会减慢。食物长时间刺激使胃酸一直产生,胃黏膜的修复就会出现异常,容易形成胃息肉、胃壁增厚造成狭窄、梗阻甚至胃癌等不良后果。
盲目养胃、用药,效果不好还遭罪
大家也看到了,不同的「胃病」病因不同。在不知道具体原因的情况下盲目自治,不但效果不好,还可能耽误病情:
小病变大病
比如有的胃溃疡病人,如果不进行及时的规范治疗,会导致穿孔、出血甚至癌变等。
本来不用手术的,不得不做手术
部分胃窦和幽门管的溃疡,如果处理不正确,可引起幽门(胃和肠的连接处)的狭窄、梗阻。很多本来可以吃吃药就能好的病,却拖到了需要手术的地步,实在不值。
发现晚,效果差
早期的胃癌,有些是可以不开刀的,只需在胃镜下做微创治疗,效果非常好,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但是,如果只养胃或用药物应付一下,胃癌发展到中晚期,手术又大,生存机会还大大下降。
老胃病,区别诊治好得快
明白了病因,知道了老胃病不是一种病,健康头条再给大家讲讲怎么对付这些老胃病:
好的生活习惯
比如规律饮食、戒烟酒、适当运动等,对胃肠道的健康十分有益。
有菌杀菌
如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常需使用抗菌药物清除。规范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之后,胃溃疡症状可得到缓解,复发率也可明显降低。
该切的切
该做手术的早做。胃息肉之类的引起了症状,也需要胃镜下做个小手术摘除,「养」是没有用的。万一及时发现癌变就更不用说了。
用药、调理不随意
有胃动力不足、不好的心理因素时,靠规律用药和心理治疗能更快消除症状。
让我们不再盲目养胃,一起保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