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的预后如何?……
膜性肾病,是导致成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
肾病综合症是一组临床表现,并不是独立的病名,只要是符合大量蛋白尿(24小时定量大于3.5g),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小于30g/L)这两个条件,就可以称为肾病综合症,肾病综合症常常还会伴有血脂高,水肿等其他表现。
很多疾病类型,比如微小病变,糖尿病肾病,FSGS等等,都可以导致肾病综合症,根据数据统计,成人肾病综合症里3个肾穿刺约有1个穿刺结果是膜性肾病。
成人膜性肾病一般是原发性的(又叫特发性),也就是排除了继发因素,原发性的占所有膜性肾病约75%。
而80%的原发性膜性肾病以肾病综合症起病,其余的表现为非肾病水平蛋白尿(小于3.5g/天)。
我们一起来看看原发性膜性肾病,有哪些因素影响它的预后。
1临床指标
临床指标上提示膜性肾病会进行性恶化主要有:
1)发病时年龄较大(50岁);
2)男性;
3)持续的肾病水平蛋白尿(大于3.5g/天),特别是尿蛋白大于8g/天;
4)发病时血肌酐已经升高;
2病理
肾穿刺组织学的发现通常被当作预后的重要预测因子,当膜性肾病患者病理中可见严重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病变,患者预后较差,肾小管间质的损伤严重程度对预后的判断比肾小球损伤关系更密切。
因为更明显的肾小管间质损伤,通常与高龄、高平均动脉压、低肌酐清除率有关。尽管肾小管间质损伤与肾脏寿命的下降有关,但是无法独立于基线临床指标预测,也就是说病理需要结合临床指标,不能单独作为预后的判断指标。
3治疗反应
膜性肾病完全缓解:蛋白小于0.3g/天(间隔至少一周2次达到标准),血清白蛋白正常,肌酐正常;
我今年30岁,20岁发现有慢性肾炎,23岁做肾穿,我当时穿刺失败,只穿到3个球,1个节段硬化,肾间质和小管病变轻,病理诊断写的是轻度系膜增生。因为发作过几次肉眼血尿,血尿突出,医生还是考虑IgA肾病可能性大。
去年11月初发现意外怀孕。一方面我当时替米沙坦没有停,我查了说明书,说孕妇禁用,另一方面,当时我先生担心我的身体,本想更稳定了再生孩子,但是打心底我很想要这个孩子。
当时咨询了妇产科医生,说怀孕一个月内的药物对孩子是全或无的影响,有影响就自然淘汰了,孩子好好的长大说明基本没影响。听了妇科大夫,又去找了肾内科大夫,当时血压正常,肾功能80umol/l,蛋白1+,血尿2+,红细胞忘了,24小时定量0.71g。肾内科的大夫说1g以内的蛋白,危险性不大,可以继续妊娠。
欣喜若狂,同时也有点担心蛋白会不会停药后变很多。
10周+3天,第一次看到宝宝的B超,
已经能看到小人型了,我有种预感,觉得我们都会好好的。
后来除了定期产检,每1个月复查一次尿常规,蛋白1+,有时2+,潜血1+,红细胞2-3个,肌酐一直70多,80多,每天量血压,基本都很稳定,我没敢老是复查24小时,怕高了影响心情。
我一直没有像其他孕妇一样养尊处优,我的工作比较轻松,早上忙一点,一般下午很早可以回来,买菜,打扫家务,做饭,晚上散步,我一直保持一定的运动量,这样心情也舒畅。因为怕宝宝营养不良,我也不怎么忌口,绿色蔬菜水果吃得多,因为听说这样宝宝皮肤好。
就这样平安到了36周,怀孕后期,医生说负担大,要更密切监测,那时肌酐开始有点升高,变成了90umol/l,查了一次24小时,蛋白1.5g,当时有点害怕,妇产科医生建议我满37周,37周已经是足月了,到医院催产。可是就在准备去医院打催产针的前一天,我陪婆婆去天安门逛了4个小时,37周了还敢走4个小时,绕天安门两圈的肾病产妇也没谁了,哈哈,当天晚上自己就破水了,一点不像电视演的,破水后会好疼,我破水了坐了5个小时才轮到我有床位腾出来,躺床才开始疼,宝宝太贴心他妈了,前后总共经历了大概11个小时,生只花了好像1小时,顺产一个6斤1两的小子。
部分缓解:尿蛋白下降大于50%同时尿蛋白0.3-3.5g之间(间隔至少一周2次达到标准),且白蛋白正常或改善,肌酐稳定。
即便不治疗或者保守治疗,大约会有5%-30%的人自己会在5年内完全缓解;25%-40%的患者5年内会部分缓解(达到蛋白定量<2g/d)。
有一项对不治疗的37个膜性肾病患者进行5年左右的随访研究,这37人中65%完全缓解或者部分缓解,16%进展至终末期肾衰。
因为膜性肾病有自发缓解的倾向,医生通过对不同患者的风险预测,会选择出中低风险的患者,在观察期内(一般是6个月,有些情况会延长观察期)用保守治疗,也就是只用RAS阻断剂(普利类和沙坦类),降脂药等,而不选择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而对于那些有高度肾功能进展风险的患者选择积极的治疗方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而不是保守治疗。
对于膜性肾病来说,不管是自发缓解,还是药物诱导的缓解,都预示着好的远期预后。
膜性肾病,是导致成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
肾病综合症是一组临床表现,并不是独立的病名,只要是符合大量蛋白尿(24小时定量大于3.5g),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小于30g/L)这两个条件,就可以称为肾病综合症,肾病综合症常常还会伴有血脂高,水肿等其他表现。
很多疾病类型,比如微小病变,糖尿病肾病,FSGS等等,都可以导致肾病综合症,根据数据统计,成人肾病综合症里3个肾穿刺约有1个穿刺结果是膜性肾病。
成人膜性肾病一般是原发性的(又叫特发性),也就是排除了继发因素,原发性的占所有膜性肾病约75%。
而80%的原发性膜性肾病以肾病综合症起病,其余的表现为非肾病水平蛋白尿(小于3.5g/天)。
我们一起来看看原发性膜性肾病,有哪些因素影响它的预后。
1临床指标
临床指标上提示膜性肾病会进行性恶化主要有:
1)发病时年龄较大(50岁);
2)男性;
3)持续的肾病水平蛋白尿(大于3.5g/天),特别是尿蛋白大于8g/天;
4)发病时血肌酐已经升高;
2病理
肾穿刺组织学的发现通常被当作预后的重要预测因子,当膜性肾病患者病理中可见严重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病变,患者预后较差,肾小管间质的损伤严重程度对预后的判断比肾小球损伤关系更密切。
因为更明显的肾小管间质损伤,通常与高龄、高平均动脉压、低肌酐清除率有关。尽管肾小管间质损伤与肾脏寿命的下降有关,但是无法独立于基线临床指标预测,也就是说病理需要结合临床指标,不能单独作为预后的判断指标。
3治疗反应
膜性肾病完全缓解:蛋白小于0.3g/天(间隔至少一周2次达到标准),血清白蛋白正常,肌酐正常;
部分缓解:尿蛋白下降大于50%同时尿蛋白0.3-3.5g之间(间隔至少一周2次达到标准),且白蛋白正常或改善,肌酐稳定。
即便不治疗或者保守治疗,大约会有5%-30%的人自己会在5年内完全缓解;25%-40%的患者5年内会部分缓解(达到蛋白定量<2g/d)。
有一项对不治疗的37个膜性肾病患者进行5年左右的随访研究,这37人中65%完全缓解或者部分缓解,16%进展至终末期肾衰。
因为膜性肾病有自发缓解的倾向,医生通过对不同患者的风险预测,会选择出中低风险的患者,在观察期内(一般是6个月,有些情况会延长观察期)用保守治疗,也就是只用RAS阻断剂(普利类和沙坦类),降脂药等,而不选择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而对于那些有高度肾功能进展风险的患者选择积极的治疗方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而不是保守治疗。
对于膜性肾病来说,不管是自发缓解,还是药物诱导的缓解,都预示着好的远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