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前后日炎炎:冰点夏日养生宜阴阳调和……
已经连续三天高温,人就像烤肉一样在火上翻来覆去煎烧,昨日一场降雨也没将温度浇灭多少,反而未来三天会继续高温,将地球变成蒸炉,人们就是粽子在里面等着蒸熟。”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夏季阳气生长,阳气充足,不仅自然界阳气充足高温,人体亦是如此。阴阳调和方能百病不生,因此夏季无论是阳气生发伏阴在内,抑或心火过旺需滋阴降火,都得遵循养身之道,使体内阴阳调和。
体湿需祛除
天地有六气,然侵入人体则为六邪,可使人致病,其中湿便是其中一邪。湿邪入体,体内阴气过盛,阳气低伏,人们常会出现头痛、沉重、抑郁、倦怠胸闷、胃口不好等症状。因此夏季养生需祛除体内湿气,平时可多食些具有清热利湿的食物,比如绿豆粥、荷叶粥等,冬瓜亦是清热利湿的好食物。
内寒宜养阳
”阳气不足,湿邪不去”,若夏季不养阳,吃再多清热利湿食物也无济于事。中医认为,人体阳气旺盛则可抵御疾病入侵。”阳气者,精则阳神,柔则养精”,阳气固则贼邪弗能害。夏季阳气发于体表,常使体内阴气萦绕哦,夏季脾胃虚弱胃口不佳便是因胃寒所导致。因此夏日可常脚泡热水固阳,不吃冰激棱等冰寒食物,少吃寒性食物。
起居应有节
阳主泄,夏季阳气过剩应该自然泄出,以应生气之泄,现在男人喜欢吹电风扇及空调,使阳气不泄体表,寒邪从皮肤毛孔渗入,便会伤阳于内,使体内阴阳不平衡。微微出汗能带出阳气,自然汗泄为佳。然而若是汗泄太过则会伤身。因为汗乃精气所化,汗出得太多,精气耗损太严重,则会疲乏无力、心悸口渴、恶心昏迷。因此夏季运动不宜出太多汗,也不宜烈日灼晒。
传统养生学认为,用掌搓腰眼和尾闾,不仅可温暖腰眼、疏通带脉和强壮腰脊,而且还能起到聪耳明目、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作用。中医中药治疗肾虚外,还有助于防治遗精、早泄、痛经和月经失调等病。
现代医学证明,按摩腰部既可使局部皮肤里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营养,加速代谢产物的排除,又可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对神经系统的温和刺激,有利于病损组织的修复,提高腰肌的耐力。所以,按摩腰部对慢性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可起较好防治作用,对于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病等也有一定疗效。
人体全身有近500块肌肉,2/3集中在下半身,而慢跑和步行时,锻炼的重点是在下半身。锻炼时要注意配合缓而深的呼吸、双臂摆动、大跨步快速前进,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正确服用补肾食物:
补肾的食物不是吃尽肚子里面就万事大吉,食用方法都是很重要的。
民间用板栗补养、治病的方法很多,但多数人都是熟吃,殊不知,生食板栗补肾的效果大大超过了熟食。
早在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就说板栗是“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千金方·食治》中补充介绍说:“生食之,甚治腰脚不遂。”强调了“生吃”这一用法。
人到老年,由于阳气渐渐衰退,不仅会出现腰膝酸软、四肢疼痛,还可能出现牙齿松动、脱落,这些都是肾气不足的表现,当从补肾入手,及早预防,食用生板栗就是可行的方法之一。
(女娲健康网:招敏晴)
夜卧需早起
”夏三月,应夜卧早起,使志无怒”,夏季昼长夜短,很多人睡得晚,起得早,这会把生物钟打乱,不宜阳气生长。因此夏季应早卧早起,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规律,如此方能保持体内阴阳平衡,使百病不生,精神饱满。
心中冰雪色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这说明,夏季要神清气和,静心宁神,不暴不怒,以利于气机外泄。因此常使心怀有冰雪,让心凉如潭水。就如嵇康养生论所言,”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心火为阳,心静滋阴,阴阳协调方养心。
已经连续三天高温,人就像烤肉一样在火上翻来覆去煎烧,昨日一场降雨也没将温度浇灭多少,反而未来三天会继续高温,将地球变成蒸炉,人们就是粽子在里面等着蒸熟。”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夏季阳气生长,阳气充足,不仅自然界阳气充足高温,人体亦是如此。阴阳调和方能百病不生,因此夏季无论是阳气生发伏阴在内,抑或心火过旺需滋阴降火,都得遵循养身之道,使体内阴阳调和。
体湿需祛除
天地有六气,然侵入人体则为六邪,可使人致病,其中湿便是其中一邪。湿邪入体,体内阴气过盛,阳气低伏,人们常会出现头痛、沉重、抑郁、倦怠胸闷、胃口不好等症状。因此夏季养生需祛除体内湿气,平时可多食些具有清热利湿的食物,比如绿豆粥、荷叶粥等,冬瓜亦是清热利湿的好食物。
内寒宜养阳
”阳气不足,湿邪不去”,若夏季不养阳,吃再多清热利湿食物也无济于事。中医认为,人体阳气旺盛则可抵御疾病入侵。”阳气者,精则阳神,柔则养精”,阳气固则贼邪弗能害。夏季阳气发于体表,常使体内阴气萦绕哦,夏季脾胃虚弱胃口不佳便是因胃寒所导致。因此夏日可常脚泡热水固阳,不吃冰激棱等冰寒食物,少吃寒性食物。
起居应有节
阳主泄,夏季阳气过剩应该自然泄出,以应生气之泄,现在男人喜欢吹电风扇及空调,使阳气不泄体表,寒邪从皮肤毛孔渗入,便会伤阳于内,使体内阴阳不平衡。微微出汗能带出阳气,自然汗泄为佳。然而若是汗泄太过则会伤身。因为汗乃精气所化,汗出得太多,精气耗损太严重,则会疲乏无力、心悸口渴、恶心昏迷。因此夏季运动不宜出太多汗,也不宜烈日灼晒。
夜卧需早起
”夏三月,应夜卧早起,使志无怒”,夏季昼长夜短,很多人睡得晚,起得早,这会把生物钟打乱,不宜阳气生长。因此夏季应早卧早起,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规律,如此方能保持体内阴阳平衡,使百病不生,精神饱满。
心中冰雪色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这说明,夏季要神清气和,静心宁神,不暴不怒,以利于气机外泄。因此常使心怀有冰雪,让心凉如潭水。就如嵇康养生论所言,”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心火为阳,心静滋阴,阴阳协调方养心。